翻页   夜间
格物文学 > 新顺1730 > 第九十八章 这还得了?
 
  分舰队动员准备的命令一下,海军就像是一条冻僵了的蛇,被人扔到了温水里。迅速活泛起来。

  像这种前几天不知所措,今日忽然活泛的,不只是海军,还有在威海等待消息、准备协调运粮的贸易公司的人。

  如果说此时整个大顺,哪个阶层最关注对倭开战的消息,那一定是主导东洋贸易的海商集团。

  如果是此时整个大顺,谁最关心刘钰在朝中的地位,可能这些海商集团也仅仅排在刘钰的父母家人之后,与海军不相上下。

  这几天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,海商们立刻做出了决定,准备派三艘船跟着分舰队前往釜山。

  船上装满粮食和一些商人们采购的药材,以及卷烟和酒,这不是国家库房里的,而是贸易公司主动“助捐”海军的。

  同时跟随出行的,还有两艘装着军人平时会买的小杂货的船,一名贸易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也跟随前往。

  听到分舰队的指挥是刘钰的心腹,米高米子明,贸易公司的人知道这一次终于稳了。

  那三船的粮食和药材、烟酒,对贸易公司来说,九牛一毛,值不得几个钱,主要是给新来的总督海军戎政、七皇子李欗一个面子,表示一下支持的态度。

  李欗也很高兴,但再三叮嘱他们,可以助捐海军,但不要送礼给自己。话不用明说,自己年纪轻轻,没什么威望,还不是收礼谋私的时候,这时候送礼算是上眼药。

  海军的效率完全出乎李欗的预料。海商的效率也是一点不差,这几艘装着粮食药材的船,早已逗留在胶辽,本就是准备一旦开战就助捐的,只是不能进军港,只好在外面等着。

  海军内部五脏俱全,早就为出征做足了准备,命令下达之后,枪炮火药和要塞岸防炮等,只不过两天时间就分发、装船完毕。

  现在要等的,还是朝廷派来的礼政府的人。

  和朝鲜国打交道,该有的面子还是要给的,那终究还是藩属,不是敌人。

  一旦礼政府的人抵达,分舰队就会出港,海商的船也会在刘公岛外与之汇合,一同前往釜山。

  此时,一名六十多岁的老海商,正眉飞色舞地在几名分舰队的军官面前说话,掩饰不住心情的激动。

  “娘希匹,早就看朝鲜不顺眼了。我们不能往倭国卖药材,他们却能卖人参;鹰娑伯没拿到贸易信牌之前,我们的货在国内要交出港税,到了长崎还得给长崎奉行送礼才能拿牌。朝鲜人朝贡,在京城里免税卖货买货,走陆路运回朝鲜到釜山倭国,价竟和我们差不多。”

  “早就该搞搞他们,还有倭国,可惜倭国的新井白石死的早,便宜了这家伙……”

  说话的这人,是要跟随舰队前往釜山的贸易公司董事,要在那主持将来补给后勤的交接。

  六十多岁的年纪,说起话来还是火爆脾气。听口音和口头语,也知道这是当年长崎唐商三大帮中宁波帮的一员。

  姓徐,名涛,亦是宁波海商中的老资格。

  他这一生,最恨的一个日本人,便是新井白石。

  在新井白石搞改革之前,本来江浙帮、福州帮和漳州帮的关系很不错,联合荷兰人一起压价、走私,逼得日本商人把铜卖的比在日本还便宜。

  因为日本商人一方面可以拿华人的货折回这些损失、另一方面货积压在手资金周转和利息都承受不住。

  哪怕幕府那边出了“节约法”,禁止大顺的瓷器输入,这些人依旧可以利用之前锁国的漏洞,变着花样将货卖进去。

  结果新井白石搞了信牌制,一下子瓦解了华人海商和荷兰人的走私同盟,顺带还把华人海商分化为三。

  福州、漳州、宁波三邦在长崎唐人町整天内斗,限制出口额度,使得定价权完全被日本人拿走了。

  徐涛的儿子死了二十多年了,亦算是因新井白石而死。

  贸易信牌制之后,华人海商试图开小船去小仓走私,结果被炮击,两艘走私船被击沉。

  除了日本人,这些海商心里难免也会偷偷骂几句朝廷。

  朝鲜朝贡回赐也就罢了,正常礼数。

  可朝贡回赐之外,还让朝鲜商人免税国内贸易,自己这帮子自己人既要收税,还要去长崎行贿,心里若说没有对朝廷的怨气是不可能的。

  如今知道要对倭开战,而且作为贸易公司董事会成员,他是知道将来的“垄断权”是包括朝鲜贸易的。

  听到要去釜山,自然是兴高采烈,六十多岁的年纪主动请缨去往釜山联络,以便将来运输粮食辎重的协调沟通。

  若有机会,也想要跟船去看看小仓城外的大海,看看自己儿子当年死的地方。

  海商都不是善男信女,原本历史上新井白石改革之后,海商们也是尝试过类似英荷在明末于中国的所为的。

  只是船太次、炮太差,想要强闯马关海峡的时候被炮台击中,一哄而散,死伤三五十。

  陈涛仍是在那咒骂着已经死去数年的新井白石,骂归骂,但就其手段而言,这些人还是服气的。

  新井白石作为大儒,朱子学木门十哲之首,是有水平的。

  凭一己之力,完善了锁国政策,拿回了日本的贸易主动权。

  靠着国家干预用信牌制度,瓦解分开了中国海商,控制了贵金属流出。

  历史上,荷兰方便也恨之入骨,甚至生出了“炮舰开关”的想法,只是因为荷兰本土太远、苏拉巴迪反荷起义、对郑成功一战的阴影等等缘故,没有实行。

  而且人亡政未息,可以说有那么点虎门销烟时候担心白银外流的认知程度了。

  能让中国海商、荷兰东印度公司都恨得牙根痒痒的人,确实是有些本事的。

  不过并没有多大的用,荷兰因为太远凑不出开关的兵,军改后的大顺可凑得出来。

  正如荷兰可以在英格兰集中150艘战舰、5000门大炮和两万水手,堵在港口暴打英法联军,却没办法在东亚凑出东印度公司计划中迫使日本开关的10艘战舰;大顺也没办法把哪怕一艘非商船的真正战舰开到阿姆斯特丹,因为没有补给港和沿途基地,却可以在家门口的日本凑出至少15艘战舰和500门舰炮。

  在陈涛这样的海商眼中,军舰修长的身形、紧闭的炮门、高耸的桅杆,哪里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美丽。

  如果当年日本的正德新令实行之时,大顺就有一支这样的海军,海商集团是愿意出个几十万两银子资军的。

  他是老海商,经历过对日贸易的狂欢,经历过正德新令之后的无奈,经历过爱子惨死的悲痛,也经历过刘钰垄断贸易信牌后贸易公司的新奇。

  直到今天,他终于等来了自己之前做梦都不想到的事:朝廷会因为贸易而对倭国开战。

  虽然名义上是因为倭国侵占琉球,但海商们心里都清楚,这就是扯淡。

  他老了,但他有股份,有还活着的其余儿子,还有正在松江的新兴实学学堂学习、准备将来入靖海宫的非嫡孙辈。

  甚至还有了可以决定数百万两甚至将来可能千万两贸易额的话事权,而且在以这种纯粹的商人身份,去参与一国征伐这样的大事。

  这种感觉实在是……很玄妙。

  说是梦想成真,并不准确,因为在这之前,从没有海商敢有这样的梦想,既不敢有,又怎么能说梦想成真呢?

  馒头看着六十岁还且手舞足蹈的陈涛,决定先说清楚利益分配的事,跟着刘钰这么久了,他知道商人们在乎的是什么。

  “此番去朝鲜,还有另一件事。朝鲜的倭馆,里面的金银自然不是你们的。但里面的家具、馆舍、房屋等,你们日后说不定可以用得上。”

  “日后那里作为一个对朝开关的口岸,同时也是检查朝鲜和日本贸易的地方。你们可以去考察一下,觉得是否合适。如果合适,每年适当给朝鲜一些钱,租下来。”

  “索要的话,终究不好。朝鲜到时候被你们断了对日卖人参生丝的贸易,心里肯定不痛快,你们还是要适当地出点血的,叫这藩属面上也过得去。”

  陈涛笑道:“大人且放心就是。既是给了我们贸易的垄断权,自是一根人参也不会从朝鲜人那跑去日本。我虽老矣,公司却在。到了那边看看倭馆的规模,我们自然会出个好价。”

  “做商人的,该出的钱,不会省的。”

  “其余军令,大人也不比说,鹰娑伯是告诫过的。什么时候可以卖酒、卖烟给水手,我们自己心里有数。这一次你放心,公司的船上没有船员的私货,我们自己也知道事情重大,查的极严。”

  见海商们心里有数,馒头便不多说,

  心道朝鲜国心里怕是一百个不情愿,可也没有办法。海商是群什么玩意儿,他也心知肚明,把垄断权给他们,朝鲜国怕是一艘船都过不了对马。

  日后不知道要出多少麻烦事,朝鲜使臣会不会跑到京城去哭诉?或者……跑去金陵的明孝陵哭陵?

  这事儿,多半做得出来,朝鲜就指着人参和当二道贩子这点银子呢。

  别到时候闹得动静太大,朝中又变了卦,那可不妙。

  暗想着朝中那群人的思维方式,也不敢继续往下想了,只好静静等着礼政府的人前来。

  分舰队又等了三天,京城派来的人终于到了威海。

  馒头不认得此人,但海军其余人却认得,正是当初和刘钰一起去琉球做副使的赵百泉。

  和上一次去琉球时的心态不同,这一次赵百泉去朝鲜,当真是怀着满腔愤懑而去的。

  刘钰、海军、海商们,在乎的是贸易、港口、开关,赔款、海军基地。他们是站在中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。

  赵百泉是正统的天朝人,又是礼政府的,自然是站在天朝的角度去看问题。

  京城临行之际,刘钰和赵百泉谈了一些事,只几句话,就让赵百泉火冒三丈。

  问题还是日本幕府将军的“大君”称号。

  新井白石主政的时候,对朝鲜的官方文书上,改日本国大君为日本国国王。

  这一句话,就点燃了赵百泉心中的怒火。

  日本国国王……是幕府将军。

  大君,按《易》与《诗》,及唐初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、孔子三十一世孙孔颖达之注,【大君即天子】。

  就算朝鲜不懂《易》与《诗》;就算朝鲜不知道孔颖达的注;那新井白石改“大君”为“国王”的时候,朝鲜还不明白吗?

  幕府将军是日本国国王,日本又不向天朝朝贡,改“大君”为“日本国国王”,这“大君”,是留给谁的?

  不言而喻,是留给京都的那位的。

  朝鲜与日本外交,赵百泉觉得刘钰那些“九世之仇、不共戴天,日本就算给金山银山,朝鲜也不能和九世之仇贸易”的话,算是欲加之罪。

  甚至之前自称日本国大君,其实也不是不可圆过去,不熟典籍,朝鲜国也有大君之号,这都不是不可以变通的。

  但之前称大君、新井白石之后改为日本国国王,朝鲜也都应了,接纳了,这就完全不能忍受了。

  朝鲜知不知道日本国幕府只是幕府将军?知不知道幕府将军上面还有个玩意儿?

  定然知道。

  既然知道,同为儒家文化圈内的人,朝鲜是郡王,顺承明制,还是依着朝鲜亲王的例。

  日朝两国平等外交,那日本国国王也算是亲王级。

  但日本国国王实际上是幕府将军,幕府将军名义上是京都的那位封的。

  谁有资格封亲王爵?

  王不能封王。

  上一次朝鲜就这么允许了幕府将军是“日本国王”的称呼,这是承认有两个天子?

  这和西洋诸国还不一样,因为……西洋诸国不用汉字,King也好、英白拉多也罢,是大顺官方翻译的。类似假如皇帝叫“李鱼”,那么鱼这个字需要避讳,fish不需要避讳。

  如果朝鲜不是大顺的藩属国,和日本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,大顺根本没理由管。

  但朝鲜和日本的书信往来,都是用的汉字,朝鲜国作为大顺的藩属,就必须要遵循一些内涵。

  这,就是礼法。

  礼法,是天下的基石。

  曹丕权势滔天,也得是禅位之后才能封孙十万为吴王。

  谁都知道义帝就是个傀儡,但项羽封诸侯王也只能以义帝的名义。

  琉球国可以置百官,但不能封尚氏宗亲为五爵。

  朝鲜可以封这个君、那个君,但就算把胆子扩大百倍,也不敢在自己手底下封王爵,只能用其余的名称代替;在编史的时候,也只敢用“世家”,绝对不敢用“本纪”。

  大顺可以承认罗刹是帝位,但朝鲜国却不能直接和罗刹打交道,两边是个在法理上不可能触碰在一起的平行线——类似马关条约的第一条,既不是赔款也不是割地,而是朝鲜之独立。

  日本可以自己关上门,说自己是皇帝,随便。但只要和朝鲜打交道,朝鲜看到“皇”这个汉字,就不能接国书,只能直接拒绝。

  这里面的责任,当然是朝鲜的问题。

  日本幕府如果是日本国王,那潜台词呢?有资格封征夷大将军的那位,岂不是天子?哪怕都知道是傀儡,那也不行。

  这还了得?

  虽然朝中的意思,似乎是朝鲜毕竟藩属,有些事能遮掩一下就遮掩一下,闹开了都不好看。

  琉球把天朝当傻子耍、安南自己对内称帝玩、号称孝子的朝鲜在大君即天子的问题上装傻……当真是没有一个孝子,全都是逆子。

  只是如今既要对倭开战,亦不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斥责朝鲜。

  秋后算总账。

  要以大局为重,可刘钰的这几句话算是彻底把赵百泉心里的火勾了起来。

  这一次去朝鲜国,要谈的也不是礼仪方面的问题,而是朝鲜作为藩属出人支持天朝行动的实务。

  窝了一肚子火的赵百泉,态度自会强硬。

  被刘钰借着新井白石的“大君改国王”拱了一把火,当真是有时候死人比活人还有用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